
讀後感分享:
花了約兩個禮拜看完這本厚厚的《雙面殺手》,這本書是《不明嫌犯》的續集,會繼續看續集的原因不外乎是對第一集印象不錯,依稀記得當初閱讀第一集《不明嫌犯》的感受,是出乎意料的很好看,說出乎意料是因為,在我內心裡,驚悚懸疑小說的第一名作家是泰絲.格里森,若真的要和泰絲的書籍相比,我會認為很多驚悚懸疑小說都遜色許多。然而從《不明嫌犯》閱讀到這次的《雙面殺手》,不論是在懸疑氣氛的營造、製造伏筆的手法、劇情安排的縝密度、角色的塑造等等,在在都讓我驚艷,將近500頁的內容毫無冷場,再次讓我體會到閱讀泰絲作品時那種緊張刺激、因為劇情而忐忑不安的感受。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讀後感分享:
經過上一集雲霄飛車般的閱讀體驗後,馬上來翻閱這續集《家弒絕招》,這集延續了上集《家弒服務》的劇情,米莉的「家弒服務」做出了口碑,陸續在社會上默默幫助許多陷入困境的女性,而米莉也開始修習社工學分,努力讓生活步上正軌。這一集看似延續了上一集的劇情模式,進入有著不為人知秘密的豪宅工作,為了幫助弱者挺身而出,本來以為如果劇情依照相同的模式進行,會少了些許驚喜感,但......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讀後感分享:
前陣子看到許多部落客還有書友分享這本書籍,忍不住也買了二手書來看一看,結果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看到半夜十二點老公都在打呼了還捨不得把書放下。整本書的翻譯流暢、節奏明快,雖然本書就劇情來說被歸類在心理驚悚類別,但我認為閱讀體驗與其說是驚悚恐怖,不如說是刺激得不可思議,敘述方式很容易讓讀者沉浸其中,好奇之後的故事發展。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讀後感分享:
馬上接著看下一本泰絲的Rizzoli & Isles系列作品,揮別上一本《梅菲斯特俱樂部》關於惡魔、撒旦、獻祭......等等神秘儀式的世界,這本《祭念品》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考古學。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讀後感分享:
繼續來閱讀泰絲的Rizzoli & Isles系列作品,《梅菲斯特俱樂部》承襲此系列一貫的血腥風格,塑造了一幕幕驚悚又駭人的犯罪現場,這次的案件涉獵了魔鬼、惡魔、撒旦、血腥獻祭、邪教儀式.....等等神秘又抽象的概念,看得出來作者也在這方面做了許多的功課,也能從書中了解到許多與聖經相關的歷史和傳說故事這類的知識。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讀後感分享:
感謝春天出版社推薦的這本新書《替罪協議》,400多頁不算薄的書在5天內共花了8.9小時讀完,故事圍繞在六個家世背景不錯的年輕人上,學校大考剛結束,美好的前程正等著他們每個人,而在放榜前夕,一場意外卻改變了他們的一生。六人藉著些許酒意逆向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意外造成一位母親與兩名幼兒喪命。在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害怕坐牢並失去自身擁有的一切的時刻,梅根站了出來,提議為所有人頂罪入獄,但條件是...每個人都欠她一份必須償還的人情。
故事就從這樣恐怖的意外展開序幕,梅根入獄,其餘五人繼續過著自己的人生,一眨眼二十年過去,當年的五人個個都事業有成,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而失去一切的梅根出獄後開始陸續找上五人...。劇情就在這五人與梅根之間的互動展開,整體的氣氛詭譎,充滿懸疑色彩,各個人物的性格迥異又充滿特色,讓人很好奇故事究竟會怎樣發展,這五人究竟是會對替自己頂罪的梅根張開友誼的懷抱,抑或是會為了保護自身的事業、社會成就及家庭而做出什麼驚人舉動?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讀後感分享:
感謝春天出版社推薦的這本新書《共犯》,在5天內共花了7.1小時讀完,故事從一起驚悚的女子拐殺事件拉開序幕,人稱「內陸帝國殺手」的班傑明.費雪以自己的5歲女兒作為誘餌,拐殺了無數個年輕女子,屍體從未有人找到...直到一次失敗的襲擊,倖存者脫逃,班傑明也鋃鐺入獄。而時光荏苒,當年那個做為犯案誘餌的女孩已長大成人,但在孩童時代被迫成為「共犯」的陰影,即使在她長大成人,當上了警探、犯罪側寫員之後,仍然在她心頭縈繞不去。
背負著「共犯」的惡名,懷著對受害者及其家屬無盡的愧疚感,芮妮始終在尋找那些在沙漠中消失的屍體,直到一天獄中的父親要求見她,並承諾會向警方透露當年受害者的埋屍地點,然而,父親突如其來的舉動更是引發了一連串的謎團以及後續的可怕真相......。在父親班傑明與芮妮見面後,故事的懸疑氣氛就如同漣漪般擴散,不看到最後一刻不知道結局。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讀後感分享:
又看了一本泰絲的書籍,這本實在太好看了!從一開始感覺劇情就直接進入了高潮....然後就一直高潮到後面...微微的平淡冷靜下來後,最後再迎來一記驚人的回馬槍!很奇妙的閱讀體驗,劇情張力真的很棒,覺得泰絲.格里森是個很有說故事天賦的作者!這本書的時間軸延續自上一本《莫拉的雙生》,一向強悍又不甘示弱的瑞卓利,即使身懷六甲,仍然不改勇猛潑辣的性格,挺著大肚子也要逮捕人犯、與歹徒拚搏,天不怕地不怕的瑞卓利,讓深愛她的嘉柏瑞時時刻刻為她與肚子裡的寶寶提心吊膽。
本書承襲作者一貫的風格,兩條看似豪不相干的故事線同時展開。莫拉在停屍間拯救了一名無名女子...是的,你沒看錯,停屍間。一具屍體就這樣硬生生地活過來!(這個半夜看應該會嚇死)莫拉在驚慌之中救活了女子,然而掙脫後的無名女子闖進了醫療中心挾持了六位人質.....而好死不死瑞卓利就是其中之一....。我看到這裡認真覺得瑞卓利超級無敵衰小,要生產的當天還遇上人質挾持事件。其中一條故事線就從這裡開始發展。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讀後感分享:
被這本書的宣傳標語「主角是一隻狗。」吸引而來,很好奇要怎麼用狗狗當視角來敘述故事呢?難不成是像《為了與你相遇》這樣溫馨的故事嗎?但是看封面似乎不太溫馨@@。總之帶著好奇的心開始閱讀這本書。另外,這本書的譯者也要特別說一下,是赫赫有名的尤傳莉啊~真的看過好多她翻譯的書籍-《外科醫生》、《門徒》、《罪人》、《朝聖者》、《不明嫌犯》.......好多好看的懸疑偵探小說都是經過她的手啊~。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讀後感分享:
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我閱讀了作者約翰.馬爾斯的另一本書《客製化自殺》,那本書的情節和裡面的角色真的讓我義憤填膺、氣憤難平,直到現在都念念不忘,但不得不說......這也代表作者說故事的功力很不錯...。這本書的原創性也很棒,從沒看過這樣的背景設定,故事是設定在近代未來的時代,一個很靠近現代,卻又還沒真的發生的現實世界,在這個世界裡,AI自駕車已經實現在英國的道路上,英國的社會再也沒有「司機」這個職業,只要設定好目的地,車輛就會自動把你載到你要去的地方,路上的車輛也會彼此透過電腦訊號溝通,互相告知路況,車子會自動減速、加速、變換車道、變化路線,而車上也不再有方向盤、油門踏板、煞車等等的裝置,取而代之的是娛樂設備-例如:電視螢幕、音響、電玩遊戲。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讀後感分享:
繼去年看完幾本泰絲格里森的著作後,拖了好久才終於又讀到泰絲的書了,原因是新北圖書館的書預約了好久都借不到><(順位21),最後只好跑去台北市的圖書館借書。這陣子因為經歷了家中寵物逝世,度過了一段小低潮,也偷懶了一陣子沒有打文章,只好一次把兩本書的感想整理一下😅。
《罪人》的焦點轉換到在法醫莫拉的身上,雖說瑞卓利也是其中一個主要視角,但我覺得就篇幅來說,莫拉比較像是這本書的主角,主視角換人了感覺挺新鮮的。這本書的序章從一個無臉、無手、無腳的女人出現開始,但接著主要的劇情卻是從驚駭世人的修道院謀殺案開始敘述,一名年輕的修女在修道院遭受到不明人士攻擊,神聖的殿堂內染上了斑斑血跡。本書充滿懸疑氛圍,越讀讓人越好奇修道院謀殺案和那位無臉的女人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而當所有線索匯聚在一起的時候,才突然覺得恍然大悟,瞬間覺得一切都好合理!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讀後感分享:
這本之前是閱讀群組內的網友推薦的,當時放入書單後遲遲未讀,最近才去圖書館借出來翻翻。這本書不厚,翻譯得也很順暢,是很好閱讀的書籍。而作者編排故事的方式有些巧妙,第一部與第二部透過不同的視角來敘述同一段情節,卻不讓人感到乏味,不同視角讓人看見不同的真相,反而使人書不離手,一頁接著一頁翻下去。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

讀後感分享:
花了短短五天看完這本從圖書館借來的《不明嫌犯》,真的是一拿到書就捨不得放下啊~,這本書不薄,厚厚的400多頁,但是故事節奏緊湊無冷場,讓人想一頁接著一頁看下去。整個故事環繞在一位人稱「先知者」的連續殺人犯,二十年前他犯下了好幾起凶案,死者的死法各異、犯罪現場令人怵目驚心,共通點是屍體上會留下「先知者」專屬的簽名。梅克是當時負責偵辦此案的警探,為了追查兇手,葬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搞得身心俱疲、心力交瘁,整個人壟罩在「先知者」的陰影裡。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讀後感分享:
在喜歡的部落格上看到這本書,就想說要來去圖書館借,這本書是本厚達750頁的磚頭書,拿起來會感受到真真實實的重量啊!不過還好文字非常的流暢,可以很快地翻頁。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名美國情報機構的高級情報員,代號『朝聖者』,就是類似007電影裡常常在執行國家機密任務的特務角色,他在從諜報世界退休前利用化名寫了一本關於現代調查技術的冷門書。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

讀後感分享:
在圖書館看到書名覺得有點有趣就把它借回家了,2011年出版的德國文學。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

讀後感分享:
這本書400多頁,不算是輕薄的書,但描寫的方式卻能令人捨不得放下書本,這本書是以恐怖情人-喬伊當作主角,以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來書寫,他的內心OS呈現在紙上卻不覺得恐怖驚悚,某些片段甚至有點...好笑?(我好變態XD),讓人彷彿上癮般的手不釋卷。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2) 人氣()

讀後感分享:
這本書剛開始鋪陳時覺得有點漫長,但看到中後段時,隨著劇情發展就越想看到結局究竟會如何,不自覺地就加快了閱讀速度,出乎意料一個禮拜就讀完這本有點偏厚的500多頁小說!雖然在博客來這本書被分類在推理懸疑小說,但就我讀完這本書的感受,我認為「推理」和「懸疑」的成分是比較少的,並沒有像一般推理小說,調查線索、查詢真相等等的元素,絕大部分就是隨著不同的敘事者閱讀故事劇情,然後期待結局,我個人認為「恐怖犯罪小說」或是「驚悚犯罪小說」對本書是比較貼切的形容詞。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

讀後感分享:
終於來看這本《黑牢城》了,去年看了許多格友分享就一直覺得很有興趣,因為我本身就喜愛歷史,也對日本戰國時代各個武將-諸如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豐臣秀吉、真田幸村、德川家康.......等等的故事都很有興趣,以前也曾經查找過許多相關的書籍,或是認真讀維基百科,某段時間還因為很想知道織田信長到底怎麼死的,特地找了很多關於「本能寺之變」的書籍來看。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

讀後感分享:
這本書當初是和《伊斯坦堡死亡紀事》一起在二手書店購買的,是同一位作者阿赫梅特.烏米特所著,在原文書出版的順序中,這本《西臺古墓死亡紀事》是比《伊斯坦堡死亡紀事》早了10幾年的,與台灣翻譯出版的順序不同,我在猜測這也有可能是這兩本書寫作風格差異頗大的原因。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

讀後感分享:
這是一本完美融合歷史文化的懸疑推理小說,當初在二手書店被這本書吸引,主要就是因為對歷史的熱愛,這本書完全就是我的菜啊~!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