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分享:
這本《夜鶯》是我在二手書店找到的文學小說,意外的非常好看!背景設定在二戰時期的法國,西元1939年,隨著國際情勢漸漸失控,砲火一觸即發,漸漸沸騰的戰火蔓延到了法國一個寧靜的小村莊,侵占了法國領土的德軍強制徵用了薇安的家,強迫薇安和女兒與一位德國軍官一起生活,在敵軍的強權管制與槍口之下生存,為了保護深愛的人,卑微低頭難道只能是唯一的選擇嗎?
讀後感分享:
這本《夜鶯》是我在二手書店找到的文學小說,意外的非常好看!背景設定在二戰時期的法國,西元1939年,隨著國際情勢漸漸失控,砲火一觸即發,漸漸沸騰的戰火蔓延到了法國一個寧靜的小村莊,侵占了法國領土的德軍強制徵用了薇安的家,強迫薇安和女兒與一位德國軍官一起生活,在敵軍的強權管制與槍口之下生存,為了保護深愛的人,卑微低頭難道只能是唯一的選擇嗎?
讀後感分享:
終於看完皮耶.勒梅特這套『災難中的孩子』三部曲了,其中首部曲《天上再見》是我最推薦的一本,劇情豐富、結局淒美哀傷、後勁很強,而二部曲《燃燒的玫瑰》的故事主要是復仇,我個人認為相較於第一集,劇情和結局都比較沉悶平淡,故事走向也很好猜測。而最後一集《殤鏡》到底要不要閱讀讓我掙扎了許久,最後還是敗給了自己的強迫症,硬把它讀完了。
讀後感分享:
會閱讀這本《風知道的事》主要是因為作者艾米.哈蒙的上一部作品《塵埃與灰燼》給了我很好的印象,這本《風知道的事》果然也沒讓人失望,這本書結合了1920年代愛爾蘭動亂的歷史,加入了奇幻愛情劇的元素,搭配上作者優美的文筆,整個故事讀完是給人一種溫暖愉悅的滿足感。
從故事的簡介就能發現這是一本「穿越愛情小說」,主人翁安因為祖父的離去而傷心不已,帶著祖父的骨灰回到了家族的故鄉愛爾蘭,卻意外地被拉回了1920年代......當時的愛爾蘭正處於內戰動亂時期,各地飽受戰火摧殘、街上滿目瘡痍、百姓終日惴惴不安。安被一個名為托馬斯的醫生收留,並與他的家人們相識,也逐漸發現了這些人與自己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讀後感分享:
花了約一個禮拜看完這本《為愛造塔的男人》,這本書是電影《艾菲爾情緣》原著劇本的中文改編小說。以巴黎艾菲爾鐵塔建造過程為題材,述說隱藏在鐵塔後一段令人心醉又心碎的愛情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古斯塔夫.艾菲爾是真有其人,他是出生於法國第戎的建築工程師,最出名的成就是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艾菲爾鐵塔,而我從書上得知,其實他也參與了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的建造,是個很有才華的建築工程師。
讀後感分享:
這本《幸運女神》因為在網路上的評價普遍不差,博客來的評價都在4-5顆星左右,就默默的被我放入待讀清單內。這本書薄薄的,節奏明快,流暢好閱讀,若每天平均花1小時看書,大約3-4天左右可以看完(我看書比較慢)。
故事分成兩條時間線來敘述,一條時間線從女主角福星發現被男友背叛開始進行,在拉斯維加斯狂歡過後,福星發現男友將一起「賺」來的錢捲款後逃得消失無蹤,福星一夕之間成了通緝犯,手忙腳亂之際,又發現自己隨手買的彩券居然幸運的中了頭獎!第二條時間線從福星的童年開始說起,講述了福星自幼跟著爸爸為了生存,不斷地變換身分、說謊、隱瞞、詐欺、偷竊.......兩人一組行走江湖,是詐欺的慣犯。雖然福星心中真正嚮往的是一個腳踏實地的正常生活,但無奈單親又尚未獨立的她,即使內心想要反抗犯罪的爸爸,迫於現實也只能屈服,只能跟著爸爸四處招搖撞騙。
讀後感分享:
除了三月時看的《塵埃與灰燼》以外,我想這本《銀幕女神的七個新郎》應該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的書了,看故事簡介時,我本來以為看到的會是演藝圈內的腥風血雨和勾心鬥角,或是什麼辛辣的八卦內幕,結果故事的發展與走向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故事的時空背景建立在20世紀下半葉,艾芙琳.雨果憑著出眾的美貌與才能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國際巨星,而她最著名的就是她曾經有過七個丈夫,人人都想問的是:誰才是她的真愛?作者用她這七個丈夫作為各章節的標題,串起她的人生故事。
作者虛構的這個人物-艾芙琳.雨果,是個複雜又充滿魅力的人,故事一開始,讀者是透過主角-莫妮克,這位記者的眼光來認識艾芙琳,即使年過半百,卻依舊美麗優雅,舉手投足都散發著巨星光彩,她是註定要成為鎂光燈焦點的人,而當艾芙琳開始娓娓道出她的一生,不是在銀光幕前捏造出來的那位銀幕女神,而就只是她這個人-艾芙琳真實的一生時,也讓讀者看見脫去層層巨星光環下的那個最真實的她,一個活生生、與我們一樣有著七情六慾的人。她回憶了所有她做過的決定和選擇、傷害過的人、愛過的每個人.......,其中有著令人怦然心動的愛情、有令人撕心裂肺的離別、也有真情實意的友誼;她敢做敢當,為了達到目標,她能不擇手段;為了保護深愛的人,她能果敢做出世人不理解的犧牲;她曾經登上了人生的頂峰,也走過生命的低谷,她嘗過勝利的滋味,但她也曾犯錯、跌倒、失敗,而她也在一次次錯誤的選擇中看見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求。讀著她精彩又曲折的人生故事,相信你也會忍不住喜歡上這個人。
讀後感分享:
這麼久才看了《不便利的便利店》第二集的原因是因為圖書館這本書的預約序號實在是多得誇張,去年2023年底預約的序號是第367號,若假設一個人平均借書一個月,367號就是367個月,所以大約30年後我才排得到這本書,到時我就已經60歲了耶!雖然圖書館的藏書應該不只一本,所以這樣算其實不太準確,但還是覺得這個預約序號實在是遠得誇張,後來我決定放棄從圖書館借書,直接從二手書店買回來看了。
這本書延續了第一集的時空背景,在轉角的Always便利店老闆廉女士將便利店的經營權交給令人頭痛的兒子,而善淑則當了店長,故事由大夜班人員突然離職揭開了序幕,又碰上了新冠肺炎病毒來攪局,導致大夜班人員更難找到人手,最後任職大夜班的是一位自稱綽號「洪金寶」的大塊頭。這個「洪金寶」有點多話也有點愛管閒事,喜愛與顧客攀談,他帶著善意去關心每個遭遇困難的客人,雖然有被拒絕的時候,但也有人會在他釋出善意的瞬間被打開了心房......。隨著故事進展,也為「洪金寶」這個人創造了一些些神秘感,他似乎不只是單純來當便利店員工這麼簡單的人物,究竟是什麼原因才讓這樣一位大叔來到這間不便利的便利店當員工,這個問題的解答就留給各位讀者各自去發掘了。
讀後感分享:
這本《燃燒的玫瑰》是《天上再見》這本書的續集,《天上再見》這本書是法國最高榮譽龔古爾文學獎得獎小說,我對於《天上再見》的評價也很高,因為劇情豐富、結局淒美哀傷、後勁很強。然而,這本《燃燒的玫瑰》相較於第一集,我認為不論是劇情還是結局都較為沉悶平淡,也因為角色較多的緣故,視角不斷地跳躍,在人物的情感層面感覺刻劃得沒有那麼細膩,使人難以深入地投入各個角色的心境。
讀後感分享:
我覺得這本書很好看!這本書結合了二戰時的歷史,在真實歷史事件的背景下,虛構了兩位主角及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安傑羅是道道地地的美國人,而伊娃則是猶太後裔,兩人是一對人人稱羨的青梅竹馬,從兒時便如同家人一般親密,但由於大環境、社會規範、以及宗教差異......等等的因素兩人被迫分開。時光飛逝,戰爭爆發,義大利也被迫捲入了戰火之中。而為了支持德國納粹,義大利也開始迫害猶太人,從1941年至1945年間,納粹對歐洲諸種族及政治群體展開迫害,猶太人遭到廣泛系統性的大屠殺。
身為猶太人的伊娃開始天天活在了恐懼之中...他們所熟知的世界成為了地獄,荒謬的法律一條一條發布: 天主教徒不能與猶太人通婚、猶太人不能上學、猶太人不能擔任教職、猶太人的專業不能用在非猶太人身上、猶太人沒有工作機會、猶太人不能擁有收音機...(不能有收音機是怎樣?)、猶太人不能養寵物...(乾脆說猶太人不能呼吸算了),一夕之間猶太人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只能過著躲躲藏藏的生活。
讀後感分享:
老實說當初是被這本書的封面吸引,覺得封面也太唯美了XD,這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故事《我等待著你》,第二部分是《我朝你走去》,前面兩部分是可以分開單獨看、或是變換順序看,也可以合起來一起看的故事,不過我個人是覺得合起來看比較完整,第三部分是跳脫前面兩個故事,完全獨立出來的中篇小說《墮落的先知》。
讀後感分享:
2024年,想說用輕鬆愉快的書籍來當作新年的開始,所以一次看了兩本蘇菲金索拉的小說,這兩本書都不是近期的書,《我的A級秘密》原著於2004年出版,而《真愛通話中》是2012年的作品,不過我相信經典好書歷久不衰,喜歡的書與作者不論過多久喜愛的心情都不會變!這兩本書如同作者一貫的風格,文筆犀利、詼諧幽默,人物性格貼近現實、對話生動有趣!都是可以帶著愉快的心情,邊看邊笑著看完的書籍!
先來說說《我的A級秘密》這本書,主角艾瑪是個內心有許多小秘密的女孩,就如同你我一般,有時候明明不喜歡,但為了不傷害對方的心,就說了違心之論,或是怕被排擠、怕自己與眾不同,只好裝裝樣子表示自己可以接受......這樣的事情是再正常不過了,為了在群體中生存,人人都會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則。而就在某次出差行程中,遭遇飛機亂流的艾瑪,一時之間恐慌發作,一股腦地就將內心的所有小祕密與身旁的陌生男子分享!如果這兩人從此沒有交集......那故事就不用說下去了XD,回到公司的艾瑪,再次與這位陌生男子相遇,原來他是公司上下都無比敬重的超高層人員,艾瑪該怎麼面對這個知道她所有祕密的男人,讓我們繼續看下去......XD。
讀後感分享:
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七月份的時候看了一本《長頸鹿男孩》,那時候很喜歡作者透過故事傳達出的情感與溫暖,後來在逛圖書館時找到了這本《人生最後一場拍賣會》,是這位作者琳達.洛麗奇的處女作品。
讀後感分享:
這本書由七個短篇小說構成,七個故事描繪了七個不同的人生,不一樣的故事與不一樣的人物,卻都同樣過著孤獨的人生,有平凡的上班族、單親媽媽、父母離異的孩子、單身人士......等等,他們生活在群體中,卻似乎都不那麼地融入這個社會,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與寂寞共存,努力地生活著。
讀後感分享:
本來以為這本書是懸疑驚悚小說,結果看了後才發現一點都不驚悚懸疑😅,我覺得這本書的主題帶有一點悲傷、也帶有一些趣味性,還有諷刺和警示的意味。主題就是「如果能預先得知自己當天就要死了,你要怎麼活過這一天?」
讀後感分享:
這本幾年前看到過朋友分享,也看過許多格友分享,就加入了書單好一陣子,直到最近才將這本書翻開。故事的大綱是健太郎與姊姊為了調查在戰爭中死去的親外祖父---宮部久藏是怎樣的人,在戰後六十年後的現代,陸續去拜訪曾經認識外祖父的戰友們,透過不同人口中的描述,外祖父模糊的身影漸漸清晰;透過不同人的眼光,也逐步拼湊出戰爭的全貌。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都以為這只是單純探討二戰時日本的反戰文學,直到劇情在最後一刻進入高潮....當時坐在捷運上看書的我,就看著書默默地流了眼淚.....沒錯!我哭了!而且不只一次!在整理讀後感時,重看最後一部分時又突然忍不住悲從中來,覺得太感動又太難過😭......是個意外藏著洋蔥的故事!
讀後感分享:
之前在許多格友的網站上看到這本小說就覺得很有興趣,因為本身也是喜歡動物的人,也就很喜歡這種描述人與動物之情誼的書籍。這本書約300多頁算中等厚度,敘事流暢,可以很快的閱讀下去。
讀後感分享:
花了將近一週看完這本書,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的封面和書名就很吸引我,覺得貓咪好可愛,書名又好有趣,就馬上借回家了,果然沒有讓我失望。整本書的節奏輕快流暢,可以很順暢的閱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