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分享:
這本幾年前看到過朋友分享,也看過許多格友分享,就加入了書單好一陣子,直到最近才將這本書翻開。故事的大綱是健太郎與姊姊為了調查在戰爭中死去的親外祖父---宮部久藏是怎樣的人,在戰後六十年後的現代,陸續去拜訪曾經認識外祖父的戰友們,透過不同人口中的描述,外祖父模糊的身影漸漸清晰;透過不同人的眼光,也逐步拼湊出戰爭的全貌。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都以為這只是單純探討二戰時日本的反戰文學,直到劇情在最後一刻進入高潮....當時坐在捷運上看書的我,就看著書默默地流了眼淚.....沒錯!我哭了!而且不只一次!在整理讀後感時,重看最後一部分時又突然忍不住悲從中來,覺得太感動又太難過😭......是個意外藏著洋蔥的故事!
而在姊弟的每段訪談過程中,發現外祖父在軍中有著「膽小鬼」的形象,因為他總是說著「他想活著回去見到家人。」在當時那個戰爭的年代,尤其又在軍中,說「不想死」似乎就代表著自己不夠勇敢、不願為國捐軀、捨生救國,也代表著違抗整個軍隊的愛國精神。然而,不想死難道有錯嗎?為國捐驅很英勇,但生命卻只有一次。如此寶貴的生命,慷慨赴死真的值得嗎?不論在戰場上多麼英勇,一旦失去性命,都會在家人心中留下無法彌補的黑洞,你可能還會留下尚未長大的孩子、思念你的妻子、痛心的父母和手足、以及一個永遠破碎的家。書中透過敘述戰爭過程,讓人數度深思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透過不同戰友的回憶,拼湊出整場戰爭的樣貌,然而,戰爭不論透過多少不同的眼光來看,看見的都是一樣的殘酷。我想起了幾本之前閱讀過的戰爭文學,例如:講述越戰的《馬特洪峰》以及背景在一戰時期的《天上再見》,從每一本戰爭文學都看得出來,戰爭對人心理的影響是深遠的,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和價值觀,也可能會造成一輩子的心理創傷,使人終其一生都受盡折磨。
從書中敘述看見了日本軍方高層將士兵的生命視如糞土、荒謬的日本官僚結構讓人感到傻眼又無力、以及明知是送死的命令,但在那個情境下,士兵卻不得不遵從的無奈。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多次將日軍與美軍對士兵生命的態度做比較,兩個民族的精神價值從根本上就不同:美軍「重視生命,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反撲」V.S. 日軍「自我犧牲的精神,寧死也不受俘虜」。這個部分令我想起了前陣子看過的一本書《高貴的失敗者》,在那本書中深刻探討了日本的「自我犧牲、慷慨赴死的精神」。而在書中有個令人動容的地方,許多在戰後倖存的人,在有了家庭後,才真正了解到何謂「生命可貴」,因為家人而想活下來絕對不是軟弱的表現,也為了當時在戰場上英勇犧牲的戰友們感到心痛與不甘。
而到了戰爭後期,日軍出現了所謂「神風特攻隊」的自殺式攻擊,雖然有許多相關書籍都說當時的特攻隊員每個都是自願參加,所有軍人都渴望為了國家而死,然而,這裡頭究竟有多少是事實或者這只是軍方美化的說法呢?而我想到的是,在當時軍官半打壓、半強迫士兵參加特攻隊、周遭充滿為國捐軀的愛國情緒的環境下,能勇於說「不!」,或許才是真正的勇氣。
我給這本書五顆星,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從中不只學到了關於二戰時的許多歷史知識,也很喜歡整個劇情編排的方式,一開始吊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人對宮部久藏這個人充滿疑惑,而隨著宮部先生的輪廓越加清晰,就越感受得到他內心的痛苦與情感,而最重要的是,當故事進入尾端時,之前所埋的伏筆漸漸發酵,真相大白時的段落真的令人感動萬分,讓我看完後內心充滿了五味雜陳的情緒,我為宮部久藏這個人感到悲傷、遺憾、不甘心,又同時看見了他對家人的溫柔與愛。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愛書人~。
關於書名的想法:
書名「永遠的0」一開始讓人看不出個所以然,究竟0指的是甚麼呢?在閱讀到中間部分時,我認為0單純的是指日本的零式戰機,因為零式戰機出現在幾乎所有的老兵回憶裡。然而,在我閱讀到探討生命價值的幾個段落時,我有了新的想法,我認為「永遠的0」隱喻著生命的消逝,因為如同上述文章所說,不論在戰場上多麼英勇、戰績多麼輝煌,生命都只有一次,活著的人生命有無限可能,但一旦死了就什麼都沒了,沒有東山再起的希望,沒有未來的可能性,一切歸零,永遠的0。
書籍個人評比:★★★★★
當然對書籍的評分是很主觀的,也很歡迎有不同想法的人一起交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