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分享:
這本《幸運女神》因為在網路上的評價普遍不差,博客來的評價都在4-5顆星左右,就默默的被我放入待讀清單內。這本書薄薄的,節奏明快,流暢好閱讀,若每天平均花1小時看書,大約3-4天左右可以看完(我看書比較慢)。
故事分成兩條時間線來敘述,一條時間線從女主角福星發現被男友背叛開始進行,在拉斯維加斯狂歡過後,福星發現男友將一起「賺」來的錢捲款後逃得消失無蹤,福星一夕之間成了通緝犯,手忙腳亂之際,又發現自己隨手買的彩券居然幸運的中了頭獎!第二條時間線從福星的童年開始說起,講述了福星自幼跟著爸爸為了生存,不斷地變換身分、說謊、隱瞞、詐欺、偷竊.......兩人一組行走江湖,是詐欺的慣犯。雖然福星心中真正嚮往的是一個腳踏實地的正常生活,但無奈單親又尚未獨立的她,即使內心想要反抗犯罪的爸爸,迫於現實也只能屈服,只能跟著爸爸四處招搖撞騙。
故事就從這兩條時間線展開,一方面我們看著福星中了頭獎,但又礙於通緝犯的身分無法去領獎後續的故事,另一方面從福星的童年我們看見了她的成長歷程,以及她為何走上了詐欺這條路。兩條時間線的章節可以從書頁的深淺色來做區分,在書裡回頭查找線索時可以很容易找到想找的段落,這個部份我還蠻喜歡的。
其實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這位「幸運女神」,究竟哪裡幸運呢?一個出生就被生母遺棄的孩子,被一位詐欺慣犯扶養長大,從小跟著爸爸四處流浪、騙吃騙喝,她想和其他孩子一樣交朋友、正常的上下學都沒辦法,想過逃離這樣充滿謊言的生活,但礙於自己尚未成年,有太多事情沒辦法獨立解決和處理,為了生存只能繼續跟著爸爸-自己唯一的親人過著這樣不安定的飄泊生活,這種內心掙扎在書中描繪得很生動,讓讀者也可以感覺到福星的身不由己。雖然福星中了樂透頭獎是很幸運,但就我個人觀點來看,是覺得她來自這樣的家庭還是不幸比較多的(我比較負面XD)。
我個人對幸運的解讀是:幸與不幸,都是自己決定的。假設一樣悲慘的家庭,有人會說:「真不幸,我有一個不負責任、拋家棄子的父親!」但也有人會說:「雖然我的父親離我而去,但真幸運,我有一個愛我的媽媽!」所以幸與不幸,都在於你怎麼看待事情。我認為書中想傳達的理念是,只要內心有想要從善、彌補過錯、從頭開始的念頭,幸運(好事)就會自動找上你。
故事由一個詐欺犯作為主角,讓讀者進入這位詐欺慣犯的內心世界,我認為這個主題創意十足,充滿趣味性,劇情曲折,充滿轉折,的確是會讓讀者忍不住一直想知道後續故事如何發展。
個人想法:
雖然這本書普遍的評價很高(我從其他網路書評看到的),但我個人卻沒有對這個故事有那麼深刻的感觸,我同意其他書評寫的優點,故事也的確精彩曲折,書也的確好看,但似乎沒有好看到讓我想給五顆星?我想這是屬於我個人的問題。
我解釋一下我的想法,我思考了一下為什麼我沒辦法對這個故事有感動,結論是書中的某些部分與我的價值觀有所衝突,以致於我沒辦法融入這個角色的情感,也就沒有那麼多共鳴和感動。因為我認為所有的犯罪者都會說自己當時「沒有選擇」,福星的出身的確令人同情,我同意在她尚未成熟獨立時她沒有選擇,畢竟那時的她只能依賴父親,這我完全同意,我也理解人沒辦法選擇原生家庭。但即使在她到了可以選擇的年紀,也有做出選擇的能力時,她也還是選了自己熟悉的那條路-詐騙,這是讓我比較難認同這個角色的部分。不過也還好她後來選了及時回頭,也讓她迎來了一個不錯的結局。
我知道環境很重要,因為我自己也是在極度不健全的家庭長大的(有超多朋友聽了我的家庭狀況都反問我怎麼沒有變壞?但我每次都在想我幹嘛一定要變壞XD?)我明白家庭對一個人性格的養成有多重要,但我也認為人多少都要為自己的人生負上一點責任,而不是完全歸咎於「社會」、「家庭」和「環境」。同樣的處境,仍然可以造就不一樣的人,一樣的家庭背景,這個人成為了一位殺人犯,但另一個人就成為了一位正義善良的警察;同樣是孤兒,有人可以成為律師,有人卻成為了犯罪分子,說到底還是個人自己的選擇。看似走投無路、身不由己、沒有選擇,但我認為人永遠都有選擇。
不過要將這本小說翻拍成影集,感覺是蠻不錯的,畢竟影視化後又會是另一種感覺和味道,而且是由安雅泰勒喬伊主演,似乎蠻值得期待的。
書籍個人評比:★★★✰✰
當然對書籍的評分是很主觀的,也很歡迎有不同想法的人一起交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