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80.jpg

花了短短6天就看完了這本在二手書店買的書,厚厚一本500多頁,原本害怕會有些枯燥乏味的片段,以為要花上幾個禮拜,但劇情出乎意料的緊湊,越看越入迷,情緒不自覺地跟隨著劇中角色們一起起伏,也跟著他們一起推理,只想跟著劇中角色們一起趕快破案。佩服作者可以將這麼龐大的故事背景書寫得這麼緊湊、紮實、有條理,融合了19世紀末期的美國社會景況與歷史背景,各個角色的性格特性形容細膩,使人對書中人物充滿想像。

本書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份-背景交代、各主要人物出場、辦案小組成立;第二部份-辦案、推理、追查線索的主要過程;第三部份-真相漸漸水落石出、與兇手對峙。最精采的部分莫過於書中人物抽絲剝繭、推敲兇手背景的過程,主角群利用有別於當時警方的傳統辦案方式,反向思考,聚焦在被害人身上,結合心理學、犯罪學、現代科學等等一步一步建構出一位兇手的形象,包括兇手的出生地、年齡、社會階級、家庭狀況、曾有過何種人生經驗等等,完整推敲出一位連續殺人犯的一生。

「要了解我們的兇手,首要方式之一就是了解他的被害人。」---《精神病學家》P.114

書中除了辦案推理的過程很吸眼球外,還帶出了許多例如上層階級的貪腐、官商勾結、罪惡、貧窮等等社會議題。將這本書推薦給喜愛偵探推理類小說的讀者!

P.S. 其實我後來才發現這本小說後來被改編成一部美國影集,叫做《沉默的天使》,去快速掃了一下影片,補足了一下想像空間XD,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官方預告~

 

 

讀冊TAAZE購書連結分享

 

書籍個人評比: ★★★★✰

當然對書籍的評分是很主觀的,也很歡迎有不同想法的人一起交流喔~

以下書籍賞析分享會有雷,若不想被破壞閱讀的樂趣,還是建議看完書後再來閱讀~

 

病態的社會造就病態的人格

 

由一位精神病學家(醫師)、一位社會記者、一位不被平等對待的女警(當時女性地位還不受重視)、兩位警探組成的辦案小組,在當時的警局局長羅斯福的幫助下秘密展開對連續兒童謀殺案的調查。在當時那個貪腐的政府下,下層階級不被重視,警局與男雛妓生意勾結,被隱瞞起來的罪惡,人民的生活沒有保障,正義無法伸張。

各報紙都沒報導另外兩樁命案,不過這也沒什麼好驚訝的。就像羅斯福剛剛說的,看起來破不了、且是發生在窮人或社會邊緣人身上的謀殺案,都很少會被記錄,更別說會有警方調查了。---《精神病學家》P.33

一般廣大的下層人民,會慢慢明白,這種事情是難免的。不是誰的錯。有的男孩從事犯罪行為,有的男孩死了。誰殺了他們?為什麼?不可能查明的,而且也沒有必要查明。--- 《精神病學家》P.351

其實看到這裡心情著實頗為沉重,無法想像社會可以墮落成這樣,面對兒童的連續謀殺案發生,警察卻不聞不問,甚至不想破案,就只是因為死的是窮人、雛妓、沒社會地位的小孩。而貪腐的警官為了不讓秘密辦案小組破案,不惜見血也要萬般阻撓。

我們就可以介入,終止他的暴行和悲慘,也終止逼著他殺人的那種持續的強烈痛苦。很奇怪,在我看過了那麼多、經歷過這麼多之後,我還會想到他的痛苦;更奇怪的是,我發現自己對這個人竟然有某種微微的同情。---《精神病學家》 P.482

隨著兇手的形象與成長背景一一建構出來,甚至不免令人同情起他的遭遇,而貪腐的警官反而成為真正的反派。

我覺得書裡不斷提出一個論點,究竟是什麼造就了這麼一個殺人犯?

是一個貪腐的政府?一個冷漠的社會?一個充滿罪惡的城市?是被默許的家庭暴力?抑或是被忽視的校園霸凌?

如果要一般人描述這個犯下謀殺案的約翰.畢全姆,他們會說他是個被社會排斥的人,但這種描述再膚淺、再虛假不過了。畢全姆從來無法拋棄人類社會,社會也無法拋棄他,為什麼?因為他是---或許很違背常理,但確實如此---跟這個社會緊密相連。他是社會的產物,是這個社會的愧疚。......他渴望能有機會讓人們看看他們的『社會』對他做了什麼。---《精神病學家》 P.560

在遭受到紐普茲的兒童攻擊時,傑菲士從來不曾反擊過,對於任何嘲笑也從不惡言回嘴;反之,他總是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情.....但總之,短短的那幾年,顯然已經足以毒害傑菲士的心靈。---《精神病學家》 P.435

在經歷了家庭暴力、霸凌、欺騙、嘲笑、強暴、歧視等等可怕的遭遇後,這個心靈受創的受害者,終於成為了一位加害者。

這些被害人有如鏡像,反映出小時候的他,而他希望藉著消滅這些鏡像兒童,也消滅自己性格中一個難以忍受的元素。--- 《精神病學家》P.437

而所有被他殺害的被害人身上都具有兇手的某些特徵,殺了那些與他相似的孩童,彷彿能使他痛苦的內心獲得某種安慰。

瑞士一位知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榮格(Carl Jung)曾說:「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為折磨他人者。」

我這麼說的用意並不是要抹滅殺人凶手所犯下的錯誤,而是想要反思書中反覆提出的問題,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才會使人跨越那條善惡的界線?

我很喜歡書裡結尾的這段話,克萊斯勒與兇手,都曾經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然而一位成為了謀殺兇手,另一位卻成為追捕兇手的獵人。

我正在茫然之際,忽然想到一個點子,把焦點集中在這兩個人身上:兩個同樣有童年受虐的經歷,長大後一個變成謀殺兇手,另一個成為追捕這個凶手的獵人。---《精神病學家》 P.566

受家暴者,可以成為阻止家暴的人;被霸凌者,也可以成為阻止霸凌的人。

讓我想起知名台劇《最佳利益》內方律師說的一句話:「貧窮是會把人逼到絕境,甚至心生歹念,即便如此,你還有選擇做與不做的權利。」

要成為甚麼樣子的人,終究在於自我的選擇。可憐不是能夠做壞事的理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lly Lin 的頭像
    Polly Lin

    波麗與書的小天地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