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分享:
繼上次看完《外科醫生》覺得很過癮後,就打算來追一下這系列的小說,這次去圖書館借了續集《門徒》來看。故事接續《外科醫生》案後大約一年,波士頓又開始發生了一連串的驚悚殺人、綁架、棄屍案,而兇手的手法卻與已入獄的「外科醫生」有些許的雷同,本以為已脫離「外科醫生」陰影的瑞卓利警探,又被迫捲入這個案子中。這位不明兇手同樣會在夜半時分潛入人的家裡,但不同的是,這次的被害人都是夫婦,趁人熟睡將人拖下床,逼丈夫觀看自己的妻子被施暴,接著被兇殘的殺害。而在獄中的「外科醫生」卻在此時從獄中逃脫,消失匿跡,這位不明兇手究竟和「外科醫生」有何關係,瑞卓利和新加入的狄恩探員要如何聯手抓捕這兩位惡魔,就是這次故事的主軸。在追捕犯人的過程中,書中不時穿插著兇手病態的自白,讓人看得心裡發毛。
我們總直觀的認為會做出某種變態行為的人一定是精神哪裡不正常,腦袋哪裡壞掉,無法控制自己的異常行為,我們會這樣認為是因為一般人無法接受這樣的行為是「正常的」,所以只好將這類人定義為「精神異常」,才能給自己一點安慰。但這本書讓我有一種新的想法,就是,這些兇手其實都是正常的,他們的精神和腦袋都是好的,沒受過任何傷害,在一般的家庭長大,一樣受過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他們一樣有朋友、有同事,有正常的人際關係,他們完完全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明確的目標和理由,是和我們一樣的正常人,而這種殺人兇手才是最可怕的啊!
在這一集中,我更加喜歡瑞卓利這個角色了,雖然在上一集中就看出她衝動、好強、不服輸的個性,常常動不動就要和人起衝突,讓人邊看邊時不時為她捏一把冷汗,但是透過這兩集對她的認識,看到她在職場受到的待遇、家人對她的漠視,看著她明明很害怕卻要故作堅強,明明感到作嘔噁心卻要故作鎮定,對她好勝的性格除了多了些諒解,更多的也是心疼。
從上一集的《外科醫生》到這集的《門徒》,兇手同樣都選在夏天對女孩子下手,除了悶熱會讓人心浮氣燥以外,我在想是不是因為女孩子會穿得比較...清涼?更容易引起這種變態殺人魔的殺人慾望,畢竟看得到人體和皮膚,才會產生慾望,而且要下手也比較方便快速,如果是冬天所有人都包緊緊,要將人勒斃還得先把圍巾和套頭毛衣脫掉(很搞剛?),這樣分析好像蠻有道理的😅,總之,兇手都選在酷熱難耐的大熱天下手,趁人熟睡時偷偷潛近女生家裡,這一點一直讓我心裡覺得怪不舒服的,覺得作者在挑起女性對被侵犯、被支配的內在恐懼這方面十分擅長,會讓人不自覺地想要把門窗鎖緊。
這本書中呈現的血腥畫面沒有《外科醫生》這麼驚悚,沒有上一集一直把人開腸剖肚的嚇人,(也有可能因為已經有《外科醫生》的心理準備了?)但作者透過文字醞釀出的緊張氣氛還是很不錯的,依然很佩服作者對醫學、解剖、驗屍等等的專業知識,將種種場景、過程描述的既詳細又令人不寒而慄,而看著團隊利用種種技術與推理描繪出兇手的心理特徵,分析線索一步步追蹤兇手的行蹤,也會令人情緒跟著情節起伏不定。我也很期待瑞卓利後續還會遇上什麼樣的對手,以及和其他角色間會有什麼樣的劇情發展,我決定要來緩慢地追一下這系列的小說了!如果想經歷心驚膽跳的閱讀體驗,看泰絲.格里森的作品準沒錯!
書籍個人評比:★★★★✰
當然對書籍的評分是很主觀的,也很歡迎有不同想法的人一起交流喔~
延伸閱讀~泰絲.格里森相關著作書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