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訪談分享(上+下)~
讀後感分享:
因為前陣子有將近一週的時間跑去日本旅遊了,所以看書的進度只好延遲了~。花了三個禮拜才看完這本《林肯公路》,這本書的作者是亞莫爾.托歐斯,是暢銷著作《莫斯科紳士》的作者,自從看了他的《莫斯科紳士》後就很喜歡這種有點幽默又帶點哀傷淒美的文筆,所以不小心就對這本書抱了很高的期待(錯誤的期待XD?)
不過這樣講容易讓人有點誤會,這本書並沒有不好看,只是和我想的不一樣,也感到有些新奇。作者這本書使用多重視角的方式來描寫,總共有八號人物,透過八個人物的視角切換來推進故事劇情,不過八個角色出現的順序不規律,出現的篇幅也不太平衡,有些角色戲分很足,足夠到看得出心境隨著情節變化的過程、感受得到角色內心的掙扎和拉扯,但有些角色戲分少得可憐,雖然有大致交代他們的背景與來歷,但卻很難讓人對他們有所共鳴😅,畢竟在讀者要對這號人物投入感情時,焦點又會被其他主要角色拉走。(或許作者本來就有意將重點放在其中幾位角色身上,另外幾位就理所當然變成小配角~)
故事大綱是埃米特剛從青少年矯正機構回家時,除了面臨父親的過世外,還得接手照顧僅有八歲的弟弟比利,在經濟與其他因素下,他被迫帶著比利離開家園開始流浪;在此同時,比利在爸爸遺物裡發現了媽媽八年前離家時留下的九張明信片,是沿著林肯公路邊的城鎮寄出的,而埃米特就帶著小比利沿著媽媽八年前走過的林肯公路,出發前往加州。就在他們心懷大志要展開新旅程時,兩位不速之客突然出現,打斷了他們原本美好的計畫,「公爵夫人」與「毛毛」是埃米特在青少年矯正機構內的前獄友,兩人的出現將為埃米特和比利的旅程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比較類似青少年的冒險小說,但結尾卻又略顯沉重,看完這本書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悲哀和諷刺。整個故事是僅僅十天的旅程,透過不同的敘事角度交織在一起,呈現出這十天旅程內大大小小的故事,其中探討了父子關係、青少年犯罪、種族歧視等等的議題,多重視角使得故事變得較豐富有層次,在閱讀體驗上也較有樂趣,故事的前半段我認為比較沉悶平淡,要到中後段劇情起伏才會較為明顯。結局帶給讀者的衝擊性蠻大的,也十分引人深思,關於幾個主要角色的定位、誰是好人?誰又是壞人?對與錯的問題,都因為這個結局讓我重新思考了一陣子,本以為輕鬆、幽默的冒險旅程,沒想到劇情卻急轉直下,讓人意外。是本蠻值得一看的小說。
書籍個人評比:★★★★✰
當然對書籍的評分是很主觀的,也很歡迎有不同想法的人一起交流喔~
延伸閱讀~亞莫爾.托歐斯相關著作書籍分享~
(以下有雷!想看書的請跳過!)
其他想法:
這本書雖然有八個敘事角色,但感覺得出來主要的焦點視角是放在埃米特、公爵夫人、毛毛和尤里西斯身上,埃米特就不用說了,性格沉穩、聰明、謹慎、獨立、富有責任感與正義感,是裡面最有主角相的人。而公爵夫人看似幽默風趣、熱情、友善,充滿活力、有點瘋瘋癲癲,充滿個人魅力,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老實說,我看到一半我就對這個角色充滿厭惡,他頑皮愛戲弄人、自私、自以為是、自我中心又有點雙重標準,老是惹出一堆麻煩波及旁人,我不太愛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然後惹事造成別人困擾的人,而且他造成的困擾都真的非常困擾。至於我會說他雙重標準的原因是,他既然都想到要償還過去欠下的債務,怎麼會沒想到要把偷來的車子還給埃米特呢?隨隨便便把車送給別人後,還很自豪的說「我幫你換來一輛更好的車~」,而且惹了一堆麻煩事後還不斷自稱是埃米特的朋友。(這種朋友好雷,我才不要!!!)
毛毛是一個我剛開始看不太懂的人物,剛開始我甚至以為他有精神病?不過看到後面其實有點同情他,他是單純善良的孩子,或許就是因為太過直線思考了,才惹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最後造成了反效果,看了心裡不免有些難過。(他應該是憂鬱症?)
然而命運多舛,造化弄人,很諷刺的事情是,一向自我中心的公爵夫人,在最後卻是狠不下心動手的那個人(也或許他會動手,只是慢了一步);而一直都很正直、富有正義感的埃米特,曾因為過失殺人(雖然是對方自己跌倒)而心懷愧疚了許久,在故事的最後一刻讓人看見了他的自私和殘忍,他帶著錢開車離去,任由公爵夫人在深不見底的湖裡死去。老實說最後這一段讓我的內心充滿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