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分享:
這本《夜鶯》是我在二手書店找到的文學小說,意外的非常好看!背景設定在二戰時期的法國,西元1939年,隨著國際情勢漸漸失控,砲火一觸即發,漸漸沸騰的戰火蔓延到了法國一個寧靜的小村莊,侵占了法國領土的德軍強制徵用了薇安的家,強迫薇安和女兒與一位德國軍官一起生活,在敵軍的強權管制與槍口之下生存,為了保護深愛的人,卑微低頭難道只能是唯一的選擇嗎?
伊莎貝爾是個性格與姐姐薇安截然不同的麻煩人物,不同於姐姐的乖巧、溫順、守秩序,伊莎貝爾叛逆、魯莽、衝動、做事前從不考慮後果,沒有任何學校拿她有辦法,在戰事越趨激烈之際,她帶著滿腔熱血,一股腦地投身反抗行動,她勇於對抗命運、渴望做出改變,追求人生意義。故事就由薇安與伊莎貝爾這對姐妹在戰時的遭遇作為主軸,姐妹兩人雖然對於戰爭有著不同的態度與理念,但唯一不變的是為深愛的人活下去的心情。
戰火無情
作者以流暢嫻熟的文筆為我們這些活在和平時代的人們,描繪出戰爭的樣貌,那一個個被帶走的人們、一個個日漸消瘦的臉龐、那些逝去的生命、殘破的家園、失去笑顏的孩子......若不是因為戰爭,哪個母親忍心讓孩子挨餓受凍?又有哪個父親願意在嚴寒的冬天離家遠征?作者將戰時生活的種種困境與艱難刻劃得栩栩如生,讀來令人無限感慨,不禁為那個時代的人民感到既悲傷又無奈。而戰爭的摧殘也對人造成了無以名狀的影響,改變了每個人,使人們都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生命是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擊。-《夜鶯》
一言難盡的親情
這本書除了講述戰爭的無情,更多的是無法割捨的親情,薇安、伊莎貝爾與姐妹倆的爸爸三人之間對彼此都有著複雜而難以言喻的情感,那些無法原諒的傷害、解不開的心結、遲遲未說出口的道歉和愛,這些堆積在心裡的愧疚和遺憾,隨著劇情發展漸漸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用細膩溫暖的筆觸將這些複雜的情緒描寫的相當生動,再加上鮮活又立體的角色塑造,讓讀者可以深入每個角色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恐懼、無助、懊悔、自責和掙扎,讓人沉浸在故事裡的世界難以自拔。
珍惜一切,因為愛稍縱即逝。-《夜鶯》
沒有明天的愛情
我認為伊莎貝爾與賈約丹之間的愛情故事,為本書增添了許多悲劇色彩,畢竟在那個當下,沒有人知道戰爭何時會結束,曾經熟識的巷弄街坊,頃刻之間就化為一片焦土,今日的歡聲笑語也可能在霎那間化為烏有,而墜入愛河就如同掉入一個沒有明天的深淵...
他們沒有明天,只有當下。
我想,在沒有戰爭的和平時代相遇,如同凡人般在餐館吃飯、在電影院約會、手牽著手在夕陽下散步,大概是他們此生最大的願望了吧!
在戰時,時間是人們再也負擔不起的奢侈品。-《夜鶯》
愛稍縱即逝
整體來說,這本書約500頁左右,算中等厚度,但情節緊湊、高潮迭起,角色不多但各個都頗具魅力,人物形象飽滿令人印象深刻,而作者更用細膩的筆觸將家人間複雜的情感糾葛描繪得深刻入微,讀來令我感到五味雜陳、百感交集。再者,整個故事是由一位老婦人回憶往事來作為開頭,除非你將故事讀到最後,否則是猜不到這位婦人究竟是伊莎貝爾還是薇安,這個小小的懸疑,為讀者增添了閱讀上的樂趣,最後在劇情結尾漸漸明朗的那個秘密,更強化了故事的深度和張力。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數度紅了眼眶,為書中角色的逝去感到揪心鼻酸,更為在這被戰爭折磨得殘破不堪的世界裡所映照出的人性光輝而感到激動不已。『愛稍縱即逝。』是我在這本書裡最喜歡也最有感觸的一句話,我們總以為自己有很多明天,總想著有一天我會把這些話說出來,有一天我會再見到這個人,有一天我會再來到這裡,我們都以為人生漫長,歲月值得等待,但人生其實並不長,也不是所有事情都禁得起時間考驗,許多機會等著等著就不再有了,許多話留著留著就說不出口了,許多人待著待著就離開了,人生無常,世事難料,珍惜得來不易的緣分,因為愛稍縱即逝。
書籍個人評比:★★★★★
當然對書籍的評分是很主觀的,也很歡迎有不同想法的人一起交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