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分享:
前陣子因為有些心情不太好,就找了一堆關於焦慮、憂鬱、情緒的書籍來看,從圖書館借了這本《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來看,這本書只有200多頁,文字淺顯易懂,十分容易閱讀,我花了約兩天的時間看完。
這本書解釋了何謂「情緒」和「情緒化」,以及人會變得「情緒化」的原因。簡單來說,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情緒的存在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心,使我們可以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產生反應。
讀後感分享:
前陣子因為有些心情不太好,就找了一堆關於焦慮、憂鬱、情緒的書籍來看,從圖書館借了這本《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來看,這本書只有200多頁,文字淺顯易懂,十分容易閱讀,我花了約兩天的時間看完。
這本書解釋了何謂「情緒」和「情緒化」,以及人會變得「情緒化」的原因。簡單來說,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情緒的存在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心,使我們可以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產生反應。
讀後感分享:
感謝春天出版社推薦的這本新書《共犯》,在5天內共花了7.1小時讀完,故事從一起驚悚的女子拐殺事件拉開序幕,人稱「內陸帝國殺手」的班傑明.費雪以自己的5歲女兒作為誘餌,拐殺了無數個年輕女子,屍體從未有人找到...直到一次失敗的襲擊,倖存者脫逃,班傑明也鋃鐺入獄。而時光荏苒,當年那個做為犯案誘餌的女孩已長大成人,但在孩童時代被迫成為「共犯」的陰影,即使在她長大成人,當上了警探、犯罪側寫員之後,仍然在她心頭縈繞不去。
背負著「共犯」的惡名,懷著對受害者及其家屬無盡的愧疚感,芮妮始終在尋找那些在沙漠中消失的屍體,直到一天獄中的父親要求見她,並承諾會向警方透露當年受害者的埋屍地點,然而,父親突如其來的舉動更是引發了一連串的謎團以及後續的可怕真相......。在父親班傑明與芮妮見面後,故事的懸疑氣氛就如同漣漪般擴散,不看到最後一刻不知道結局。
讀後感分享:
過了整整一個月,終於看完這套《第一法則》三部曲,會閱讀這套三部曲主要是因為本身就喜歡奇幻類型的主題,再來,因為之前讀過了這作者的另一本作品《血戰英雄》以及《破碎之海三部曲》,對作者筆下的奇幻世界、人物性格的真實、劇情的曲折難測印象深刻,就抱著期待的心情來讀這套書了。這套書是作者喬.艾伯康比的處女作,但讀了以後卻很難想像這居然是處女作!雖說在內容上難免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但在整個奇幻世界的設定、角色刻劃、劇情張力、故事流暢度來說,已經很厲害了!
讀後感分享:
老實說,最近狀況真的不是很好,所以找了一堆和情緒、壓力相關的書籍,這兩個禮拜看了兩本厭倦上班系列的書籍,一起來分享一下,《不想上班症候群》這本書是結合腦科學的知識來寫的,分析對上班感到厭倦是大腦的哪個部分疲勞了,我之前在《為什麼要睡覺?》還有《喪屍腦科學》這兩本書內有讀到過類似的內容,可以從這本書中再次學習到一些跟腦部有關的科學知識也蠻不錯的。書內會有一些有趣的紀錄表格,或是簡單的測驗,可以讓讀者對自己的狀況打些分數,分享書中的測驗給大家:
讀後感分享:
前陣子因為有些心情不太好,就找了一堆關於焦慮、憂鬱、情緒的書籍來看,而且或許因為近期工作壓力增加,導致我在公司除了公事以外都不想跟任何人互動,能避開與人交談我就會想盡辦法避開,覺得社交很疲累,下班也只想趕快回家,一分鐘都不想要送給公司,在二手書店看到這本《社交焦慮:與朋友相處不心累的46個自在練習》,想說花點時間來看看。這本書薄薄的不到200頁,我共花了2.4小時,約兩天的時間看完。
本書描述了非常多的「社交焦慮」的心理狀態,大致整理一下症狀如下:
讀後感分享:
我在圖書館找到了一本很獵奇的書,這本《喪屍腦科學》是由兩位喜愛看喪屍片的神經科學家所寫的,本書利用「喪屍」這個娛樂題材,帶領讀者認識我們人類的大腦是如何組成又是如何運作的,哪個部位控制了何種行動,哪個部位又主導了身體的何種行為,舉例來說:《活死人之夜》的喪屍動作遲緩,缺乏流暢、協調的動作,但一般性的動作規劃與執行是沒有問題的,以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小腦主要是控制運動神經與反應神經,這些喪屍的小腦功能明顯衰退,但皮質運動區和基底核通道應該是相對完整的。而在《28天毀滅倒數》內的跑得超級快還可以翻牆的喪屍,就是小腦特別發達的喪屍。
剛開始在閱讀時,發現書中會有些困難的專業術語,例如:神經元、皮質區、基底核、額葉等等大腦內的細胞或神經名稱,雖然書中都會有相對完整的解釋與說明,但畢竟我並不是該領域的專業人士,有些部分也沒辦法完全弄清楚,不過後來我改變了想法,相信只要保持開明開放的心態,就能從書中獲得對自己有幫助的養分,有些部分即使不完全理解也無所謂,真的有興趣的詞彙或病症再特別去查詢就好。
讀後感分享:
好久沒有讀我的原文書了,逼自己趕快來讀一本,希望今年可以堅持原本的目標,每三個月看一本原文小說。這次看的《Where the Crawdads Sing》是本暢銷全球的小說,並在2022年翻拍成電影《沼澤謀殺案》,而中文譯本則被翻譯為《沼澤女孩》。這是我第一次挑戰懸疑類的外文書籍,本來一直很怕懸疑推理的原文小說難度太高,但讀了一本後發現也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反而因為故事中出現的伏筆和線索讓人一直想看下去。而書中的人名我就直接都用英文來稱呼了,畢竟我讀的是原文書籍,用英文名字比較順手。
讀後感分享:
我覺得這本書很好看!這本書結合了二戰時的歷史,在真實歷史事件的背景下,虛構了兩位主角及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安傑羅是道道地地的美國人,而伊娃則是猶太後裔,兩人是一對人人稱羨的青梅竹馬,從兒時便如同家人一般親密,但由於大環境、社會規範、以及宗教差異......等等的因素兩人被迫分開。時光飛逝,戰爭爆發,義大利也被迫捲入了戰火之中。而為了支持德國納粹,義大利也開始迫害猶太人,從1941年至1945年間,納粹對歐洲諸種族及政治群體展開迫害,猶太人遭到廣泛系統性的大屠殺。
身為猶太人的伊娃開始天天活在了恐懼之中...他們所熟知的世界成為了地獄,荒謬的法律一條一條發布: 天主教徒不能與猶太人通婚、猶太人不能上學、猶太人不能擔任教職、猶太人的專業不能用在非猶太人身上、猶太人沒有工作機會、猶太人不能擁有收音機...(不能有收音機是怎樣?)、猶太人不能養寵物...(乾脆說猶太人不能呼吸算了),一夕之間猶太人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只能過著躲躲藏藏的生活。
讀後感分享:
又看了一本泰絲的書籍,這本實在太好看了!從一開始感覺劇情就直接進入了高潮....然後就一直高潮到後面...微微的平淡冷靜下來後,最後再迎來一記驚人的回馬槍!很奇妙的閱讀體驗,劇情張力真的很棒,覺得泰絲.格里森是個很有說故事天賦的作者!這本書的時間軸延續自上一本《莫拉的雙生》,一向強悍又不甘示弱的瑞卓利,即使身懷六甲,仍然不改勇猛潑辣的性格,挺著大肚子也要逮捕人犯、與歹徒拚搏,天不怕地不怕的瑞卓利,讓深愛她的嘉柏瑞時時刻刻為她與肚子裡的寶寶提心吊膽。
本書承襲作者一貫的風格,兩條看似豪不相干的故事線同時展開。莫拉在停屍間拯救了一名無名女子...是的,你沒看錯,停屍間。一具屍體就這樣硬生生地活過來!(這個半夜看應該會嚇死)莫拉在驚慌之中救活了女子,然而掙脫後的無名女子闖進了醫療中心挾持了六位人質.....而好死不死瑞卓利就是其中之一....。我看到這裡認真覺得瑞卓利超級無敵衰小,要生產的當天還遇上人質挾持事件。其中一條故事線就從這裡開始發展。
讀後感分享:
讀了一本關於日本飲食文化的書籍,書中介紹了現今日本在生活中常見的料理是從何時何地傳入日本,又經過了何種演變才形成今日的樣貌,書中穿插著許多精美的插畫,從這本書中不只能學到許多有趣的小知識,更同時複習了一段世界史,當然也更加了解了當今的日本飲食文化是如何演變的,是本知識型的書籍。在閱讀時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發現許多眾所皆知的日本美食其實都是從「國外」傳入日本的,例如烏龍麵的原型是唐菓子,而唐菓子就是從中國唐朝傳進日本的點心。
讀後感分享:
因為同事群聊天時談到如何找對象、以及如何和異性相處的話題,就因著同事的介紹看了這本有趣的書,雖然我本人已經是人妻,但看看專家怎麼分析男性的想法也是蠻有趣的XD。這本書主要針對的讀者是想要尋找穩定交往對象的單身女性,從如何認識陌生人、到曖昧&觀察階段、到穩定交往中的過程都有一些說明和教導。從作者的簡介中得知,作者馬修赫西是歐美知名的約會專家(兩性專家),曾經辦過非常多場關於兩性關係的演講,還有上萬名學員在上他的課程。(看起來很厲害!)
讀後感分享:
老實說當初是被這本書的封面吸引,覺得封面也太唯美了XD,這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故事《我等待著你》,第二部分是《我朝你走去》,前面兩部分是可以分開單獨看、或是變換順序看,也可以合起來一起看的故事,不過我個人是覺得合起來看比較完整,第三部分是跳脫前面兩個故事,完全獨立出來的中篇小說《墮落的先知》。
讀後感分享:
被這本書的宣傳標語「主角是一隻狗。」吸引而來,很好奇要怎麼用狗狗當視角來敘述故事呢?難不成是像《為了與你相遇》這樣溫馨的故事嗎?但是看封面似乎不太溫馨@@。總之帶著好奇的心開始閱讀這本書。另外,這本書的譯者也要特別說一下,是赫赫有名的尤傳莉啊~真的看過好多她翻譯的書籍-《外科醫生》、《門徒》、《罪人》、《朝聖者》、《不明嫌犯》.......好多好看的懸疑偵探小說都是經過她的手啊~。
讀後感分享:
2024年,想說用輕鬆愉快的書籍來當作新年的開始,所以一次看了兩本蘇菲金索拉的小說,這兩本書都不是近期的書,《我的A級秘密》原著於2004年出版,而《真愛通話中》是2012年的作品,不過我相信經典好書歷久不衰,喜歡的書與作者不論過多久喜愛的心情都不會變!這兩本書如同作者一貫的風格,文筆犀利、詼諧幽默,人物性格貼近現實、對話生動有趣!都是可以帶著愉快的心情,邊看邊笑著看完的書籍!
先來說說《我的A級秘密》這本書,主角艾瑪是個內心有許多小秘密的女孩,就如同你我一般,有時候明明不喜歡,但為了不傷害對方的心,就說了違心之論,或是怕被排擠、怕自己與眾不同,只好裝裝樣子表示自己可以接受......這樣的事情是再正常不過了,為了在群體中生存,人人都會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則。而就在某次出差行程中,遭遇飛機亂流的艾瑪,一時之間恐慌發作,一股腦地就將內心的所有小祕密與身旁的陌生男子分享!如果這兩人從此沒有交集......那故事就不用說下去了XD,回到公司的艾瑪,再次與這位陌生男子相遇,原來他是公司上下都無比敬重的超高層人員,艾瑪該怎麼面對這個知道她所有祕密的男人,讓我們繼續看下去......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