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

內容簡介:

心理諮商創舉,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完美結合心理學的經典之作

授權10個語言版本,自1997年起長銷20多年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藉由蛤蟆先生和心理師的10次諮商,演繹心理諮商全過程,見證療癒與改變的發生。

讓我們與蛤蟆先生一起走趟心靈成長的旅程,探索憂鬱與自卑、軟弱、愛炫耀的個性究竟來源於何處,反思童年經歷的深刻影響,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長大成人,獨立、自信、充滿希望地生活。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王子,卻被父母變成青蛙。心理治療的目的,就是讓青蛙再變回王子。」---溝通分析創始人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閱讀本書,將可深刻領略此句名言之妙,和蛤蟆先生一同經歷心理探險、重拾自我的洗禮。

這本老少咸宜、令人愉悅的作品,角色取材自英國經典童話《柳林中的風聲》作者將心理治療過程運用在動物主角們身上:主角蛤蟆先生因為憂鬱症而離群索居,好友河鼠、鼴鼠和老獾擔憂他可能會做傻事,大力慫恿他去找心理諮商師蒼鷺。蒼鷺運用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協助蛤蟆先生面對內在小孩和成人,學會分析自己的感覺,發展情緒智商。到了書末,他恢復了以前的開朗,展開全新的旅程。

故事中涵蓋憤怒、潛意識、自我審判、兒童的自我狀態、父母的自我狀態、成人的自我狀態,適應型兒童、挑剔型父母、共謀、情商等心理學理論。將心理知識巧妙融入故事情節,解析20多個心理學專業名詞,可說是展現心理諮商療程的標準範本。

 

讀冊TAAZE購書(新書)連結分享

讀墨電子書購書連結分享

 

讀後感分享:

這本書最近實在太紅了,一直停留在暢銷榜的前幾名,看到公司藝文區進了這本書趕快來預約下。這本書是以故事的形式寫成,故事大綱就是蛤蟆最近有憂鬱症的傾向,他的好朋友們便不斷慫恿他去找一位蒼鷺先生做心理諮商。

雖然很少看這類型的書籍,但心理諮商、憂鬱症這類主題我並不陌生,主要是因為....我本人也經歷過一段十分漫長的憂鬱、自閉、行屍走肉的時期,而我媽也受憂鬱症所苦好幾年,所以我也當過陪伴憂鬱症家人的人,可怕吧!憂鬱的人陪憂鬱的人!如果這也可以負負得正就好了😂😂😂,總之,就對這本談心理諮商和憂鬱症的書有點好奇。(放心,我現在身心靈都非常健康。)

在蛤蟆要正式開始進入諮商前,蒼鷺向他強調:「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也就是說,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P.38,這一點真的世界無敵宇宙重要,我完完全全可以理解,我在求學時期就是個輔導室常客,只是我從來不覺得心理諮商適合我,我就只是「去」而已,但是內心依舊有千萬個負面情緒和想法在那裏轉呀轉的,我也從來不覺得那些輔導老師對我有什麼幫助(辛苦他們了!)我只能說,任何的幫助,都只適合想要被幫助的人。如果自己沒有想要從漩渦裡出來的「意願」,那再多的幫助都是枉然。

書裡也有很多很真實的對話,像是:老獾問,「你看起來還有點憔悴,那個幫你諮商的人怎麼說?憂鬱症,對不對?奇怪,我想我這輩子從來沒有憂鬱過。大概有太多事要做,可沒時間坐在那裏胡思亂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P.126。---> 這一段話真是戳到我的心坎裡,因為我也聽過類似的話,只要是暗指憂鬱症只是「胡思亂想」、「吃飽太閒想太多」、「只是太敏感」、「你太玻璃心」...這類型的話,對處於憂鬱症的家人或朋友來說,就是絕對的禁忌,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話傷人的程度就像一隻箭咻一聲插進你的心裡面一樣痛啊~~~!

這本書透過簡單的故事和人物,帶領讀者一步一步認識自己的情緒狀態,並了解這些情緒從何而來,而藉著蛤蟆的諮商過程,我也開始認真反思自己的各種情緒和行為模式,回憶憂鬱時期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有什麼不同和成長,也讓我有了一些收穫和不一樣的想法,似乎也更認識了自己!書中也有提出一些心理學相關的名詞,像是兒童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還有心理地位、心理遊戲等等,都用很簡易、輕鬆的聊天方式來說明,可以說是一本老少咸宜、很容易閱讀的作品,對這類主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這本書喔!

 

書籍個人評比:★★★

當然對書籍的評分是很主觀的,也很歡迎有不同想法的人一起交流喔~

 

閱讀小筆記(雷)

節錄一些書中的句子來解釋兒童、父母、成人這三種狀態:

image

圖片來源:自己整理的(書裡有類似的圖,但比較簡易)

兒童自我狀態

當某人處於兒童自我狀態時,是指他的行為與感覺都像個孩子,不是「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樣。而每個人都會因為某些話語或場景而觸發童年的感受,最簡單的例子,聽到「牙醫」就聯想到鑽牙齒的聲音,接著聯想到小時候被逼去鑽牙齒的可怕回憶,然後內心就湧升「恐懼」的情緒反應。

父母自我狀態

而當處於父母自我狀態時,便會帶著你從父母身上學到的行為模式和態度來與人互動,例如:嚴厲、挑剔、批判、謹慎、要求完美......等等。

成人自我狀態

只有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時,才會思考當下的事情並評估自己的行為,或是傾聽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不會立刻駁斥,帶著理性的角度看待事情。沒有人能迫使另一個人進入成人狀態。你只能鼓勵他進入。只有自己能決定自己要怎麼做。

 

心理地位象限圖

image

每個心理地位都與童年經歷與父母形象密切相關,心理地位也會隨著成長的時間、經歷轉變,而處在不同地位象限的人都會不自覺地玩起屬於自己的「心理遊戲」。「心理遊戲」是個蠻有趣的想法,但有點難解釋,建議真的想了解的還是去看書😂。

簡單來說,處在「我好,你不好」這個心理地位的人,容易自認高人一等,對人帶著挑剔、批判的眼光,覺得自己的意見比較正確,較為自我中心,喜愛掌控狀況,希望大家都要聽自己的,較不擅於傾聽。

而看了這本書後,我認為我從前應該是處在「我不好,你好」這個心理地位,自我形象低落,覺得所有人都比自己高等,容易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受害者」,認為自己怎麼這麼坎坷,這麼不幸,總是認為「別人都是對的、是好的,而我永遠都是錯的。」書裡有一句話讓我很印象深刻,分享給大家:再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強烈,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更嚴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P.148

在書裡並沒有明講哪樣的心理地位是好的、哪樣是不好的,而我自己看完書後的想法是,「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好,你好」這三種心理地位是比較不健康的,最健康的應該是「我好,你也好」:不隨意貶低自己,也不高傲自負,並用同樣健康的角度看待其他人

 

分享書裡喜歡的句子:

父母是最能影響我們行為的人。我們童年的生活受到父母的言行舉止型塑,因此我們一輩子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但別忘了,我們絕不是父母的翻版。我們雖深受父母的影響,卻又因每個人自身的獨特性而不致成為父母的複製品,而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P.140

我們的感覺是自己選擇的,我們選擇要生氣或悲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P.172

 

 

arrow
arrow

    Poll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3) 人氣()